10月17日,在高青县芦湖街道一处集中托管地块上,一辆辆联合收割机正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轰鸣作业,金黄色的玉米穗被一颗颗收割下来,呈现出一幅五彩的丰收画卷。
“眼前的这260亩玉米地,是我们联村党委今年的试验田,采用节水滴灌技术进行密植,每亩地种植将近6400颗糯玉米,9月23日经我们县农业农村局测产,今年亩产量高达904公斤。”“共富粮仓”联村党委书记、耇士孙村党支部书记孙浦强自豪地说道。
为放大土地托管成效,耇士孙村联合龙祥村成立“共富粮仓”联村党委,打破了行政村的物理界限,盘活村内边角地块进行集中托管,通过“跨村联建”实现了托管经验同交流、生产资料同分享、产业高质量发展同规划,让土地托管“先行村”带动“后进村”,进一步放大土地集中托管优势。
“这块地有我们耇士孙村的,也有龙祥村、龙兴村、联兴村的,在没有联合托管前,老百姓每亩地的租金收入只有300元,这里原来地势坑洼、集中作业困难,亩均产量不到900斤,常常会出现作物涝死情况,许多种粮大户都不愿意托管。”网格员孙明春说,因涉及多个村数十户,这里发展土地集中托管也变得困难重重,唯有把土地集中起来,“小田”变“大田”,才能由老百姓眼中的“孬地”变成“良田”。
成立联村党委,目的是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在芦湖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耇士孙村与龙祥村进行“跨村联建”,联村党委承包整合两村接壤地块,与鲁供集团进行土地托管合作,土地平整改良后,每亩地的承包价格提高到了800元保底金+年底分红,既保障了老百姓的收益,也提高了土地的价值。
“连片整理后,通过整合沟洼地、畦边地为我们增加了近10亩集体土地,间接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同时我们800元的保底金承包价,也吸收了许多连片龙兴村、联兴村,滨州市高新区青田街道道门于村的土地。”龙祥村党支部书记边建军说 。通过“跨村联建”,联建村在土地托管上算大账、算总账,改变各自为战、单一发展的传统模式,统一进行“耕、种、管、收、晒、储、销”,农机设备优先提供给联建村使用,实现降本增效,释放抱团发展优势。
“这一片地260亩都是我负责管理,从播种、灌溉、追肥再到收割都需要我在这盯着”孙明春说,像孙明春这样的网格员联村党委还有6个,都是联建村的村民,他们将土地托管给联村党委后,被吸纳到合作社进行务工,每年可收入2万多元。
“土地连片经营后管理很重要,只有种得好、管得好,才能保障收益好,管理需要专人负责。”孙浦强说。为提高土地管理上的水准,联村党委联合鲁供集团起草《网格员管理协议》,每200亩设立1名土地管理网格员,统一进行招募培训,同时创新网格员激励办法,将网格员收益构成分为基本收益、环节收益和超产收益,小麦、玉米产量与网格员工资挂钩,在50元/亩的基础上,以亩产950斤为标准,每50斤为一档上下浮动10元/亩奖惩,超出均亩产部分最高可获得小麦80元/亩,玉米50元/亩的奖金,充分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办法实施以来亩产量平均提高100斤左右。
“我们联村党委每半年会到地里开展一次共建活动,由党员给每块地管理程度进行打分,得分情况也跟网格员收入挂钩,这既是一次督促也还是为了提高我们党员对土地集中托管的认识和信心”孙浦强说,同时联村党委围绕发展壮大土地托管,重点吸纳农技、农机、土肥等人员建成12人“三农”师资队伍,将课堂搬到粮食种植一线,用现场式、情景式、实操式进行技艺传授和经验交流。
土地托管不是简单地把土地集中起来,只有做到精细化管理才能保障好产量,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联村党委统筹开展网格员管理、人才教育培训,集体研究种植困难障碍,实际做到了为“土地托管”提质赋能。
粮食作物种植需要面对天气、市场等众多影响因素,村集体大面积托管种植风险较高,很难保证集体有稳定收益,如果出现赔钱导致承包费给付不及时,第二年能否顺利托管就成了疑问。
“我们耇士孙村2020年开始跟国有企业鲁供集团合作,采取‘三转四分’模式,将风险转移给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鲁供集团,就算地里绝产,我们也可以顺利给农户800元的承包费,不增加集体负担,现在我们联合龙祥村一块托管,规模议价能力更强”孙浦强说(“三次转包”即土地从农民到合作社再到鲁供集团,最后交给合作社管理;“四次分红”即800元保底分红,小麦补贴分红、年底合作社分红和务工分红)。
今年,联村党委发挥1600亩集中托管土地规模优势,与鲁供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收割及运输较市场价每亩地100元下降到50元,播种、施肥、深松、旋耕、等工序较市场价每亩地210元下降到160元,平均种植成本较市场价下降120元左右,麦季销售价格为1.2元/斤,较市场行情报价1.16元/斤,每斤高出4分钱。
“这260亩玉米节水灌溉单产提升项目也是我们与鲁供合作的,每亩地的滴灌成本平均120元,产量却提高了近800斤,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边建军说,在土地托管上,积极寻求市场资本合作,不仅仅提高了抗风险能力,更提高了村集体的利益空间。
听孙浦强说,下一步将依托闲置办公室建设鲜玉米存储仓库,探索农产品初加工模式,延伸粮食生产链条,进一步壮大联建村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芦湖街道深入贯彻全县“小田变大田”工作部署,将“土地托管”作为推动“跨村联建”的主要抓手,打破行政村限制,推动各村抱团发展,“土地托管”慢慢的变成为“无产业、无资源、无项目”村的致富法宝,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