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九游会: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院士,主要是做科学计算、复杂流体多尺度建模与计算、移动网格等方面的研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973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第四课题材料物性多物理多尺度计算研究课题组长;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及青年工作委员会和高校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SIAM Journal on Numetical Analysis等国内外杂志编委,发表论文50
1989年3月在国家环境保护局参加工作,先后任科技司副主任科员、局办公室主任科员、副处长、环保总局办公厅局长办公室主任。 2000年2月至2005年9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其间于2004年2月至2005年7月挂任贵州省贵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2005年9月任科技标准司司长。 2013年
张晓兵,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1] ,湖南大学教授,核酸适配体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是做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与生物检验测试方面的应用,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971年8月出生,任《化学传感器》杂志编委、《大学化学概论》课程负责人。获湖南大学有机化工工学学士(1993年)、有机化学理学硕士(1998年)、分析化学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研究方向为新型功能有机物的合成及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张根华先生,出生于1968年2月,本科。曾任北京世纪地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内蒙古开元生态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润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贵州润能输送技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现任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左健博士带领的企业主要从事蛋白提取方式的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工程应用推广项目。该项目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价为:最大程度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并且减量化明显、无害化程度高;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已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成套设备获得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张效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毒理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毒理和环境健康研究团队负责人。
同济大学给排水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在SMEDI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排水工程设计和咨询工作 论文及专著: 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中的化学除磷 中国市政工程2009年第5期 松江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加药装置设计 上海建设科技2010年第1期 科研及项目动态: 初期雨水治理
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1991年工作,先后完成咨询项目六十余项,在多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担任过项目设计负责人,并多次获得优秀设计奖。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中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带教过多名技术骨干,申请并获得过多项专利,同时还担任了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外滩通道工程、A15机场高速工程和临港新城两港大道等大型和重大工程的项目或专业负责人。工作过程中勇于创新,积极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致力与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研究及生产转化。
主要是做GIS在环境规划、给水排水中的应用研究,有多年的GIS、数据库、环境管理相关专业软件开发经验,曾经主持并开发多个GIS专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并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主要技术人员先后参与并完成了北京城市排水设施运营监控中心及地理信息系统供货与安装(世界银行贷款北京环境二期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奥运景观水系水质保障综合技术与示范与城市污水处理全流程节能降耗途径与技术集成、国家863计划典型工业集群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
张凡,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参加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学习经历: 1978.9-1982.7北京工业大学环化系 理学学士 1982.9-1985.7北京工业大学环化系 工学硕士